一、市场格局:中国品牌高端化加速,三星份额下滑
高端市场洗牌
中国品牌爆发:2025年Q1全球高端电视(75吋以上/Mini LED)出货量同比激增44%,其中TCL、海信出货量增幅均超100%,在Mini LED和超大屏领域快速扩张。
三星遭遇挑战:三星因依赖OLED路线,高端市场份额显著萎缩,跌至全球出货量第四、营收第三。
政策驱动内需:中国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推动高端电视三位数增长,75吋以上产品出货量飙升79%,消费者倾向选择同价位下更大尺寸的Mini LED电视。
618大促战绩印证领先地位
海信全面领跑:
全渠道销量占比24%、销额占比29%,双第一;
细分市场统治:百吋大屏(销量42%)、Mini LED(销额32%)、5万元以上超高端(销量74%)均居榜首。
TCL技术普惠策略成功:凭借华星光电产业链优势,将Mini LED技术下沉至主流价位(如T7L Pro仅3000元档),包揽京东/天猫多平台销量冠军。
二、技术路线:Mini LED与激光电视主导创新
Mini LED成高端主流
性能超越OLED:2024年Q2起Mini LED全球份额持续超过OLED,中国品牌通过高分区背光(如海信RGB-Mini LED色域提升30%)、高亮度(TCL Q10L达6500尼特)等技术实现差异化。
成本下探加速普及:国产厂商将Mini LED价格拉至5000元以下,推动渗透率提升(中国12% vs 韩国35%)。
激光电视:海信定义全球标准
技术壁垒巩固:海信凭借2800+项激光专利,全球市占率达65.8%(连续6年第一),三色激光技术实现1000尼特亮度及IMAX影院级体验。
健康环保优势:唯一通过0有害蓝光认证的电视品类,能耗比液晶低50%,可再生率92%。
挑战与竞品压力
TCL印刷OLED颠覆价格:65吋OLED电视降至7999元,冲击海信激光电视(同尺寸价差1.2万元)。
生态短板:海信高端硬件面临海尔“全屋智能”、华为“鸿蒙智联”的生态围剿,其智慧家APP月活仅82万(不足海尔1/10)。
三、行业隐忧:价格战挤压技术投入
低端市场恶性循环
32吋智能电视跌至399元(约一顿火锅价),康佳等品牌毛利率仅0.49%,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%(三星/LG超5%)。
线上低价机与线下高端机“分线生产”,导致售后网络萎缩,透支品牌信任。
高端化悖论
虽万元机销量增长,但国产技术参数仍落后(三星亮度1400nit vs 国产800nit),陷入“配置堆砌却感知不足”困境。
总结:技术锚定与生态破局成未来关键,电视行业正经历“冰火两重天”:
增量在高端:中国品牌通过Mini LED、激光电视突破日韩垄断,海信/TCL以技术普惠重塑市场话语权;
困局在低端:价格战侵蚀产业链利润,倒逼企业转向场景生态(如创维“全屋智能套餐”溢价50%)或分层定价(索尼专属服务溢价40%)。
未来胜负手在于底层技术投入(如海信年研发45亿元)与生态协同能力,否则单点创新难抵系统性围剿。